第七百一十回 噶厦 (第3/3页)
时间内建立新的秩序。
否则就会有其他人填补权力真空。
短时间内,让藏地和汉地形成一样的权力架构,是不可能的。
这是权宜之计。
索南群培眉头微皱:“经略,大活佛是黄教领袖,如果把他强行排除在外,恐怕不妥。”
“我问大师,从达赖去世到找到转世灵童,需要多长时间?”
杨承应问道。
“这可不好说,短则数月,长则数年。”索南群培回答。
“那么在这段时间里,谁来管理三大寺及黄教僧众?”
“由甘丹赤巴负责,类似于管家。当然,也有别的高僧管理。”
“这样很容易惹出乱子,尤其是黄教管理藏地之后。”
“您的意思是?”
“噶厦建立之后,按三俗一僧的标准,选出四位管理噶厦,名字叫噶伦。
噶伦秉承达赖喇嘛或者摄政活佛旨意办事,无论活佛怎么变,噶伦不变。”
“这样啊……”索南群培在心里盘算着利益得失。
三俗一僧制度,明显是要让世俗管理世俗,僧官管理僧务。
这就是说,自己辛苦半天,却为那些大贵族做了嫁衣裳。
但当着杨承应的面,索南群培不好反驳,只是心里有些不高兴。
杨承应神目如电,早看出来了:“自古以来,开创者所享有的威望是后世无法相比。
噶厦虽然三俗一僧,试问谁能担任主政噶伦呢?
想要地方稳定,生前大权在握,死后家族得以延续。
只有这样才可以办到。”
历史上索南群培做了第一任第巴,死后,他的弟弟想做第巴,被达赖赶走了。
杨承应的意思很简单,你活着的时候,拥有最大的权力。死后,你的家族得到保护。
如果你过分追求权力,那么生前麻烦不断,地方不稳;死后,家族也会遭遇灭门之祸。
别说汉地,藏地这方面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
索南群培想了一下,点头道:“这些事,等我回去禀报大活佛,再来向您回复。”
“没有问题。”杨承应笑道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