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六九章 束手无策 (第2/3页)
杀上百年甚至几百年,早已在无数次的战斗之中磨炼了自己的意志、积累了经验、学到了知识,固然从未如中原一般繁华兴盛,但正所谓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”,大唐想要彻底将其消灭几无可能。
再不济也能如突厥那样被唐军一路撵着向西溃逃,唐军总不会追到天边吧?
待其休养生息、凝聚实力,必有一日卷土重来……
同样的大军出征、伐师灭国,陆地之上已经必然吃亏,如今房俊干脆弄出一个“民选”的方式,兵不血刃便可将海外番邦纳入版图,对于贞观勋臣来说着实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程咬金愤懑道:“狗肏的‘民选’!这房二实在太过狡猾奸诈,怎地就能想出这么一招?”
一旦水师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那些海外番邦,功勋固然不如通过大战伐师灭国来的那么爽快,但是该有的功勋也都会有,尤其是中书省、礼部也能因此分润到功勋,自然不会对水师的叙功从中作梗。
可陆地之上对着那些胡族玩这一套是没用的,突厥人也好、高句丽人也罢,乃至于吐谷浑、吐蕃、西域诸国……谁会听你的?即便迫于武力威慑不得不照此执行,可今日内附、明日便有可能复叛,贞观勋臣不仅拿不到功勋,甚至有可能因此遭受弹劾、攻讦。
太缺德了!
刘洎问道:“英公与卢国公如何打算?是否依照计划进行?”
他倒是希望贞观勋臣能够依照约定那样从路上出兵,对帝国周边的胡族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扫荡,一来歼灭这些顽固残余势力可以使得帝国边境安宁,由此减少驻军、减轻帝国财政压力,二来完成约定之后可以将自己的影响力深入军中。
至于贞观勋臣会否因此遭受弹劾、攻讦,他倒是不在意,甚至乐见其成,毕竟一旦弹劾太多、攻讦太狠,贞观勋臣愈发需要借助他这个中书令的力量去压制文官、调和局势,导致他的影响力继续增大……
程咬金看向李勣。
李勣呷了一口茶水,放下茶杯,淡然道:“依照计划继续进行。”
当下局势对于他来说,便是“骑虎难下”。
他需要团结贞观勋臣、使得大家众志成城,进而在他羽翼之下巩固利益、地位,就必须有所表示,最起码要给大家带来利益。
若不能掀起一场大战,又何来利益给大家?
房俊所代表的军中新生势力已经越来越强,诸多贞观勋臣不仅仅是眼红那么简单,甚至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、意欲投靠过去,不改变当下状况,他这个“贞观勋臣之领袖”也应该告老致仕了。
一旦贞观勋臣内部出现分裂,势必人心惶惶。
人心生乱,队伍就不好带了……
刘洎点点头:“这两日政事堂会议的时候,下官会与诸位宰相一并商议此事,拿出一个章程后送至御前,对陛下予以谏言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